標題這句話,其實,要到某種年紀,才有可能辦到。
這個轉變,並不是因為自己長大了,而是因為父母的生活轉變了
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真正難唸的,並不是從小待在家,漸漸長大時,青春期的叛逆期。
而是在自己出了家門,住外面自我喜好養成的習慣,回家之後的磨合,才是最難唸的。
人就像石頭
人的個性,就像石頭的形狀
如果你總是要做自己,石頭的邊邊角角就會去讓別人受傷,而你卻渾然不知。
如果你失去了自己,就是石頭的身邊長出了一層軟軟的物質,讓石頭和石頭碰撞時,增加緩衝,卻失去了自己的形狀,別人在跟你相處上,也失去了踏實的感覺。
自我教育,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
教育別人,看得見改變,反抗。
教育自己,只有心中默默的妥協,心中的掙扎,是完全看不出來的。
(這又是另一件故事了)
重要的轉折點在於,你出門在外交了朋友。
得到了朋友的支持而確定自己的價值,產生自信,讓自己活著快樂開心,長出來的個性
和朋友相處的過程,是快樂的
和家人相處的過程,不一定是快樂的
因為家人不一定會支持你,但是一定會保護你
「這是為你好」
講出這句話的,通常是家人,不是朋友,因為朋友的感情,不會產生愛,家人會。
愛的痛苦,就是從這裡開始。
和朋友相處的快樂、分享、互相扶持,如果可以用在家人身上,那想必是古人所說的「天倫」
不過,難點在於,彼此的心中願不願意保持距離。
「距離會產生美感」
讓精神層次保持自由與隱私,會得到空間帶來的不確定性,相對的會去尋找信任的人得到確定性(穩定感)。
「人類原本是可以飛行的,獲得百分百的自由,但是因為心中的不穩定性,讓人類站在地面,得到了穩定性,也失去了一半的自由」
穩定性可以讓人自動的去找尋,願意為了某個原因失去一半的自由。
所以,要有距離,才會產生「美感」
與朋友的關心,與朋友的聊天,和家人一定可以辦到,但是距離要掌握好。
和家人的關係會愈來愈緊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(什麼是留言欄訊息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