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介紹一下,發生的事,方向,歷程。
自己介紹,這一週發生的事、方向、歷程動態,是由哪些造形元去構成的
在製作的過程,是否有意識的去控制?還是一時的幸運?
是天賦?還是幸運?還是功力?
背景隱含的方向性(控制不好叫誤導)
作品要乾淨,板子本是乾淨的,做了之後變髒了?
那就不是板子原本的樣子啦
(師評影片)
衝
沒有貫串的力量,要安排
為什麼花了這麼多的時間,沒有回響
原本想到一個想法,但是有雜念的人
沒有畫下最初的草圖,會做到一半,心中再浮出小念頭,會隨著小念頭迷亂了最初的想法,所以一開始要畫圖
作品的概念整體性
作品不如預期的動感
框架(胚體)的沉重感不如原本想呈現的飄浮感
不管效果,乾乾淨淨的是最基本的
造形塑造時,形體不明確
是圓的還是方的?剖開看剖面就可以發現,剖面是不規則的
力的表現很好的時候,都可以用具象或抽象的呈現
施力媒介可以抽換成任何物質,不影響力的表現
問的時候,老師都會問
「如果你可以重來,你會想怎麼修改自己的作品?」
設計作品制作過程,是修身養性的驗收
有耐心的做完,就是平常就有耐心的做任何事
在找製作的方法時
實驗的過程中,發現很多現象
將現象變成可控的技巧,就會成為自己的特色
否則,就像只是在認識材料而已,還沒有跳脫這個過程
主觀的美感,是沒有對話空間的
唯有表現出客觀的力,才會對話空間
挑戰力量的臨界點
不要讓力悶悶的
(休息15分)
學期過了三分之二了
大家學到了什麼?
「我覺得,到目前的題目,有四個『粉筆、質感、塊體、動與美』,讓我感受最重要的,是『感受物質』我時時提醒自己『這個物質留下了什麼在心裡』,貫徹不熬夜,接下來,我覺得作品的製作是一種對生活的詮釋,所以作品亂亂的,生活亂亂的」
「這學期的作品愈複雜,也就要做得愈簡單」
但也因為如此簡單,所以這一週的作品,才會被要求使用更複雜的形式表達。
這學期做立體的東西,畫不下來,無法捕捉想法
製作作品的流程,無法順利進行
期望:
對每一個接下來的題目,能有所體會,再進行製作。作品:
自己和自己的對話看著別人的作品,聽著別人在講他自己的作品,要問自己「從別人身上,找到多少自己」
這門課到目前為止,若每個章節都有東西,應該都要打起一些基礎
有基礎,接下來的,才會比較好走
下個期目:
續「動態之美」力→(撞)→物質→(變化)→美
力量在對物體作用到極致時,會產生的一種美
找到二手商品
畫爆炸圖,找到產品結構的邏輯
多種材料、造型、製造(人工物質)
之後
用新的動態,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加以組合
圖尺寸:
A2,作者姓名、物品、紙質不限、橫幅優先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(什麼是留言欄訊息?)